港媒曝光征收细则?人均免征建面80㎡?房产税这些谣言千万别信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近日网上流出国内房产税征收的具体方法,文档标题表示这是香港媒体曝光的内部文件,部分重点细则还作出了标注。
(港媒曝光的“内部文件”)
无独有偶,在网上大量传播的还有某会议内部照片,画面显示为“房产税正式列入人大立法规划”,以及房产税草案的相关内容。
(提到“房产税立法”的会议PPT)
同时曝出的,还有上海市某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通知书,文件上显示该户主219.69平米的住房,在当年共缴纳了5万多的房产税。此外,图片还加上了“开始了”的字样。
(网传的上海市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通知书)
这么多爆料集中出现,难道房产税真的要来了?!
此前在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房产税的讨论,但并没有任何确切消息。而这些据传的内部文件,恰恰迎合了大家最关心的部分。其实,我们仔细分析,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房产税“实锤”,都是经不起推敲的。
首先,我们来看排名前列份“港媒曝光”文件,其中有几点明显与官方透漏的细节相悖。
1、“今后应禁止未成年人拥有房产”,其实按照规定,现在未成年人本来就不能拥有房产,因此这一条有明显提前伪造的嫌疑;
2、“计税依据:房产购置原值或评估值”,而财政部明确表示是按评估值来征收;
3、不在市区范围内的“旅游地产可免征”,对写字楼和商业只字未提,法规表述如此不严谨,同样可疑。
最后,让小编更加坚信消息造假的是征收细则,港媒曝出的房产税征收方式如下:
采用分段累进税率,年税率为0.8%-5%。
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以内的部分,年税率为0.8%,
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外排名前列套的部分,税率为2%,
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外第二套的部分,税率为3%,
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外第三套的部分,税率为4%,
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外第四套或以上的部分,税率为5%。
要知道,全球房产税征收方式,大致上都是每年按市估值的1%左右缴纳。这是可以接受的,也是目前通行的标准。如果税率到达3%或以上,相当于交税30年后,房产的90%就不再属于你了。拥有第4套住房的以5%比例交税,只要20年,房子就相当于被国家没收。按这样征收,何愁不会引发大规模抛售?到时候,只会引发楼市崩盘。
按照这个思路,我们来看第二份“会议文件”。
1、对拥有两套住宅的家庭,人均建筑面积80平米以上的部分,视为奢侈性住宅消费,每年按市场评估价征收1%-3%的房产税,且没有减除额。
2、家庭第三套住宅,每年征收4%-5%的房产税,且没有减除额。
3、家庭第四套及以上住宅,每年征收10%的房产税,且没有减除额。
4、所有商业房产,每年均按租金收入的12%缴纳房产税。
5、家庭仅有一套住宅,免征房产税。
与港媒曝光的征收细则相比,这份文件显得更加粗糙,更不走心。且不说全国统一规定人均免征建面80㎡是否合理,单从征税额度来看,“港媒文件”才规定了较高5%的年缴税率,这里直接大刀阔斧,来了个较高10%。
什么概念?
一套房买下来,住了10年就上交国家了!
这样一来,今后谁还敢买房?
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张PPT页面大概率是保险公司在宣传大会上的演示文档,其用意无非是制造恐慌的市场心理,继而推销某类保险产品。是何居心,可想而知。
最后这份上海市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通知书,看起来颇为靠谱,有时间、出具单位、征税额度以及公章。不用怀疑,这份文件其实就是真的。之所以说它是谣传,原因就在照片上“开始了”三个字。
要知道,上海市作为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,早在2011年1月28日就开始施行了。这位图片传播者有意打上“开始了”字样,就是想用偷换概念来误导大家,让人们以为最近热议的房产税,已经在全国范围逐步开展实施。
此前有关房产税的消息不断出炉,但也有媒体称,房产税仍为预备审议项目,并未列入年内立法工作中,将视情况在2018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审议。
(关于房产税可能即将出台的新闻)
近年来,房产税一直是备受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。大家普遍关注房产税出台的最主要原因,就是期待房产税能够成为抑制高房价的杀手锏,能够对已经形成的高房价形成绝杀。
不过,房产税不应该成为一时的武器,而应当成为长久护身的装备。房产税出台,不能成为限购限贷限售那样的短期手段,而应该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机制,能够随时随地对市场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产生约束与影响,能够让包括开发商、炒房者、投资者和购房者在内的所有人群、所有主体都能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。
另外,今年6月,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,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。不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后,楼市变得空前透明,这也为房产税的出台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基础。
(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的新闻)
正是因为这些官方新闻给房产税制造了舆论环境,才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,开始利用这种舆论氛围博取关注,炮制假新闻换取劣质流量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对市场不太了解的普通群众,在一传十、十传百的情况下把谣言当新闻,从而产生恐慌情绪,甚至被不法分子套取钱财。
所以面对这种在民间流传的照片、文件,大家都要留个心眼,不轻易相信,也尽量不要传播。一切政策都要以权威发布为准。
来源:凤凰网房产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